2018年高中學生北京科技研習營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
 


2018年高中生北京科技研習營
 
為了促進兩岸青年學子科技與文化交流,應北京中科科普促進中心邀請,台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組織台北市建國中學、台南第一高中的33名師生來到北京,了解最新的科學進展並與科研人員交流,感受北京魅力,體驗中華文化。
 
北京既是一座擁有三千年曆史的古都也是國際化大都市魅力彰顯的極致代表。此次台灣青少年來京參訪活動於2月6日正式開啟!
 
 
  
2月6日
 
同學們來到了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進行參訪。學校安排了學生志願者帶領寶島台灣的同學進行校內參觀。
首先,同學們來到了校園的藝術大廳,觀看藝術表演的比賽與活動。
 
    

隨後,一行人來到了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正心書院。帶領參觀的學姐曾是正心書院的學生,雖然已經畢業了,但是對書院的介紹依然如數家珍。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階段的教育屬於特色的"選課走班制",將大學的選課機制搬到高中,讓學生在高一高二階段可以按照自己將來的發展與興趣,在選課系統裡自由選擇,習得足夠的學分就可以畢業。
聽著學姐的介紹,台灣的同學們在北大附中校園內繼續參訪,途徑器樂團表演排練大廳,台北市建國中學的一位同學看到了排練大廳裡的鋼琴,一時技癢,為大家彈奏一曲。
 
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最後一站,同學們來到了地球與信息科技創新實驗室,聽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副教授陳斌來為同學們分享“虛擬仿真創新應用於體驗”講座。
 
虛擬現實技術是本世紀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充滿活力並具有無限的應用前景,在科學和藝術的融合下不斷趨向成熟,未來將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的應用。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體驗VR

     
▲太和門前合影
沿著故宮中軸線,同學們聽著老師的介紹遊覽了故宮博物院,從起伏跌宕的建築樂章中可以感受盛世皇朝的博大胸懷;可以透過東西六宮精巧的陳設和內廷園囿雅緻的格局,捕捉宮廷生活的溫婉氣息;可以從養心殿東暖閣捲起的黃紗簾中,追溯百年前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的歷史滄桑。

 
晚上,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領隊老師及中科科教帶領同學們來到了奧林匹克公園,參觀國家體育場和國家游泳中心。
 
2月7日
 
上午,同學們來到了國子監、孔廟參訪。
在國子監,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換上漢服準備跟隨老師學習禮儀。
同學們入座後,老師開始講解“釋菜禮”與“入殿禮”的區別,隨後開始禮儀的學習。
 
▲向孔子先師行禮
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國子監,了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古代科舉考試的流程。
 

在龍門下了解魚躍龍門的來歷
隨後,一行人來到孔廟,參觀大成殿。並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碑林,了解四書五經。
 
下午,同學們來到清華大學進行參觀學習。
 
在我國高等學府,同學們置身於濃厚的文化氛圍中。
在創業公社中,同學們來到了台胞驛站,深感親切,仔細觀看了台胞在北京的創業成果。
 
其中有一位清華台胞博士,與同學們分享在清華求學的經歷,用自身的經歷,感受台灣與大陸的區別。
 
隨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台生陸續發言,講述大陸的飛速發展以及台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的有關流程。他們還說大陸每個省份都有自己區域的特色,在大陸交流有很大的收穫。最後台胞學長們還紛紛鼓勵同學們常來大陸交流,並邀請他們將來來到大陸讀書就業。
 
 
晚餐過後,中科科教帶領同學們來到劇院欣賞國粹——皮影戲表演。
 
其中的《龜與鶴》的故事,完全沒有對白,但皮影戲表演老師將動物表現得活靈活現,征服了同學們,讓他們深深著迷。
2月8日
同學們來到了物理所,在中科院物理所綜合處處長助理、科普主管成蒙老師的帶領下,進入科普廳進行參觀。
 
 
參觀過後,便來到會議室進行交流活動。
活動伊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亞代表物理所對台灣同胞的到來表示歡迎,並簡要的介紹了物理所的發展現狀與歷史沿革。
 

▲文亞書記致歡迎辭
文亞書記說科學有非常迷人的魅力,科學是一種信念,一種解讀世界的方式,人們每取得一點突破,就向真理邁進一步。他表示,興趣引發的對科學探索的熱情是一方面,科學研究中更可貴的是信念與堅持。他希望來自寶島的同學能夠將熱愛科學的精神保持下去,不怕困難,持之以恆,將來能夠為我們人類認知世界、探求真理做出貢獻,並期待未來能有機會同台灣的莘莘學子在物理領域展開合作。
台南第一高中學生會長蔡佳穎作為學生代表進行發言,她表示十分榮幸能夠來到中科院進行參觀訪問。這次活動對兩岸青年加深對彼此的了解起到積極作用,也使他們堅定了未來追逐科學的夢想,他們日後一定倍加努力,力爭在科學研究中發光發熱。
來自台灣地區的同學們先後聆聽了中科院物理所汪衛華院士以《非晶材料和材料基因組》為題的前沿科普講座,觀看了由物理所科學傳播中心精心編排的科普實驗展演:《奇妙的物理現象》,參觀了物理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和微加工實驗室。

汪衛華院士進行主題講座
通過上午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台灣師生深入了解了物理所在突破基礎科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國民經濟建設以及聚焦科學文化傳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對中國大陸科技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交流活動過後,同學們在物理所科普老師的帶領下,一起互動做物理小實驗,參觀物理實驗室。
 

下午,同學和老師們一起來到巧客3D智造館,參觀3D展覽,聽專業的老師講解3D打印機的結構,以及巧克力3D打印機與普通3D打印機的區別。

同學們參觀機器人教室,了解機器人與編程自動化後進行比賽,並在老師帶的帶領下進入全息投影的世界。

在了解了全息投影的原理後,台灣的同學和老師們進行“浮空投影”的手工製作。
 
 
2月9日,同學們到達了中科院空間中心。老師向大家講述了空間中心的發展,並詳細地向同學們介紹兩顆衛星模型。

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空間中心的模擬沙盤,並在衛星運控中心了解運營中心的運作形式。
 
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下午中科科教便帶領同學們來到了慕田峪長城進行登長城活動。
 
北京冷冽的寒風並沒有擊退同學們的熱情,互相鼓勵下一起奮力攀登。
2月10日
10日也是此次參訪活動的最後一天。連日來雖然行程緊湊,但同學和老師們的熱情依然高漲。上午,一行人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
 
下午,同學們和老師們來到了頤和園遊覽。
 
至此,台灣青少年來京參訪活動也來到了尾聲。晚上,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及中科科教為同學們和老師們舉辦了歡送會。
會上,工作人員親自上陣,教同學們包餃子。

同學們一起包的餃子,彷彿大家聚在一起過年的氣氛,讓這頓晚餐變得更有意義。
晚餐過後,氣氛更加熱烈,同學們紛紛上前表演起節目來。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過去,6天的相處即將結束,送別會的最後同學們充滿了不捨,在提名薄上留下了對此次參訪活動的感言。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秉承著兩岸青年交流合作之宗旨,希望帶領更多青年朋友開拓眼界、擴展視野,而合作單位中科科教則秉承著“傳播科學精神,提昇科學素養”,讓同學們在北京感受京城文化,體驗科技魅力,能夠學到知識,得到鍛煉。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此次台灣青少年來京參訪活動圓滿落幕。期待下一次和同學們的相見,一起行在路上,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