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泉台)青少年學生第二屆「魅力海絲」盃書法大賽烙下帷幕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
共用泉州味 臺灣師生一行於7月8日抵達泉州,展開為期五天的交流活動。其間,他們參觀了清源山、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九日山、鄭成功紀念館、蟳埔社區、洛陽橋、海交館、開元寺、承天寺等泉州知名景點,體驗了提線木偶的神奇、簪花圍的特色。當然,土筍凍、潤餅、四果湯、貢糖等美食也給臺灣學子留下了深刻印象,泉州市實驗小學學生親手製作的南瓜餅,臺灣學子更是想“打包帶走”。五天滿滿的行程,讓臺灣學子深深地感受到了泉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閩南韻味。 「聽說你們的鳳梨酥特別好吃,謝謝你的禮物!」「這可不是普通的鎮紙,瞧,水晶蓋裡有閩南建築構件——燕尾脊。」7月12日上午,鯉城區實驗小學學生記者精心為臺灣小夥伴們準備了禮物,每一樣都蘊含著特別的意義。臺灣學子的行程,因為有了80名泉州市學生代表的參與,充滿了情誼。泉州學生不僅當起了小導遊,還展開了採訪交流。「你可以給我推薦臺灣的景點嗎?」「你對泉州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搭乘了『小白』,感受如何?」交流中,泉州學生找到了泉台兩地的許多共同點,不免驚呼:「『緣』來一家人。」 ★西街讓我感覺親切 吳鈺稜(臺灣高雄市三民小學六年級) 我是第一次到大陸,與大陸學生交流,剛開始我很不適應,但是夜遊西街時,那親切的氛圍立馬讓我放鬆了不少。後來的幾天,我們參觀了中國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栩栩如生的石像雕刻讓我印象深刻;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讓我瞭解了閩台兩地的諸多歷史;九日山上,我們瞭解了古人祈雨的故事;參訪鄭成功紀念館,我們知道了鄭成功的一生;到蟳埔社區參觀蚵殼厝、體驗簪花圍,那充滿特色的造型讓我聯想起了臺灣阿美人;站在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跨海式石橋洛陽橋上,我嗅到了古老的氣息;海交館裡,陳列著非常多的古物,我的相機幾乎沒有停止過工作。 我們還參觀了此次大賽相關的書法作品展,泉州的朋友書法了得,我一邊欣賞一邊學習著他們的長處。這不,在書法交流課上,我親眼見識了他們的厲害,我們一同在扇面上寫書法,並贈予對方作為禮物。 雖然只有五天的相處時間,但我不會忘記與大陸小夥伴們之間的美好回憶,希望下一次我們還能見面。 ★書法讓我們成為朋友 學生記者 徐菁豔(洛江區實驗小學五年級) 我們和受邀前來的臺灣獲獎學生代表交流,我對臺灣姐姐呂茌慧的話語印象最深刻,她向我介紹了學習書法的經歷。她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學習書法,一直堅持到現在,而且越來越喜歡。她通過參加各種書法比賽,到各個地方交流學習,陶冶情操,觀看不同地方的風景,開闊了視野。我想,也許這就是讓她堅持學習並熱愛書法的原因之一吧! 博大精深的書法讓我們成為好朋友,更重要的是海峽兩岸血濃於水,我們同根同源,相親相愛,熾熱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期待再來泉州 陳恩宇(臺灣新北市中和高中一年級) 這幾天,我們見識了泉州的許多名勝古跡,各朝代保留的文物依然完善,雕刻依然清晰。夜晚,探訪泉州街市的繁榮。登上九日山,俯瞰城市,似乎身處古代,充滿了懷舊氣息,這在現代都市是很少見到的,我希望用眼睛記下這裡的一切。參加頒獎典禮,兩岸獲獎代表發表感言,講述學習書法的過程和心得,跟著泉州實驗小學的老師參觀校園,我又驚又喜,心想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校園!書法課上,鄭老師生動的講解,使我情緒激昂,迫不及待地想揮毫。洪老師引領我們了解開元寺的前世今生。欣賞提線木偶戲,木偶線縱橫交錯,交織出了兩岸情緣,這份情緣使我難以忘懷。 五天行程滿滿,雨也盡情傾瀉,但好心情和好奇心從未停止。這趟泉州之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希望再次拜訪! ★共用木偶之樂 學生記者 胡鵬(泉州市第三實驗小學六年級) 在泉州木偶劇團裡,我們觀看了《小沙彌下山》《若蘭行》等節目。演員技術精湛,一具具木偶如同真人,靈巧地在舞臺上做出各種動作,點頭、招手、跑步……加上起伏的劇情,古樸的閩南語唱腔,生動展現了泉州木偶的獨特藝術,臺灣的哥哥姐姐們不停地鼓掌。我們也瞪大了眼睛,仔細地看著,心中嘖嘖稱讚,佩服演員的技術,也為泉州木偶點贊。 泉州的古老文化遠近聞名,這次能和臺灣的哥哥姐姐們一起感受泉州多元文化魅力,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 ★課本裡的泉州在眼前 呂茌慧(臺灣新北市廣福小學六年級) 這幾日,我們遊歷了泉州的許多著名景點,「泉州」已不是課文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西街的古韻與沉穩,安定了我們初來乍到的不安。參觀清源山,拜訪老君岩,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瞭解福建與寶島臺灣的地緣、史緣和情緣;登頂九日山,感歎滄海桑田;“拜訪”民族英雄鄭成功,一生輝煌事蹟歷歷在目;在蟳埔社區、洛陽橋、海交館,我們深入瞭解了泉州的海洋文化。 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可愛的學生記者們,他們都展現出了小記者的風範。雖然我們年齡、所學課程有所不同,卻都有著中華兒女的青春洋溢,我們是未來和希望。 ★小夥伴熱烈交流 學生記者 吳永順(南安市第三實驗小學四年級) 我們跟在導遊身後,邊看著展品,邊聽講解,瞭解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事。參觀結束,我們開始和臺灣同學交流,有位高年級的哥哥讓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非常幽默的人,幾句話就能把在場的人逗得哈哈大笑呢!而我們也興致勃勃地向臺灣的哥哥姐姐提了很多書法上的問題,他們都熱情地回答。 時間過得飛快,在歡樂的討論中,離別的時候到了,雖然我們交流的時間短暫,但海峽兩岸的交流將一直延續。 (指導老師:鄭瓊華) ★最棒的旅程 徐瑄敏(臺灣新北市莒光小學四年級) 五天的行程裡,我們來到古色古香的西街,登上清源山、九日山,走進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海交館、南安鄭成功紀念館……在蟳埔社區,蟳埔阿姨幫每個女生梳頭,戴上簪花圍,真美啊!泉州不同學校的學生陪著我們一起遊覽,雖然他們有些害羞,但他們的勇氣,讓我十分欽佩。 這次的旅程,第一次沒有父母的陪伴,對我來說,非常特別,而我也收穫滿滿。非常榮幸可以參加這次活動,希望下次可以跟家人一起來泉州,因為這是我體驗過的最棒的旅程! ★品美食 交新朋友 學生記者 戴可營(泉州實驗小學五年級) 在烹飪室裡,我們戴著廚師帽,圍上圍裙,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地為臺灣小夥伴們準備著美食。不一會兒,一群和我們年紀相仿的臺灣同學來到我們中間。我把做好的南瓜餅、西米露端上桌,他們迫不及待地拿起來品嘗後,嘖嘖稱讚,誇我們的廚藝真棒。我們和臺灣的同學們品嘗美食的同時,也愉快地交談著,他們熱情地為我介紹臺灣的特色小吃。希望有一天我能到寶島臺灣,品嘗那裡的美味佳餚。 (指導老師:張彥娟) |